金属材料人才培养状况报告-pg麻将胡了模拟器
下载中心

金属材料人才培养状况报告-pg麻将胡了模拟器

专业一:金属材料工程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掌握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钢铁、汽车、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和领域,从事与金属材料相关的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组织性能控制及质量检测分析、工程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1)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工程基础知识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对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的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质量保证与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活动。

(3)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作为技术骨干在企业的生产及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工程师技术培训、高校或研究机构攻读硕博学位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提升专业持续发展能力,更新和调整专业知识和能力,以胜任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理解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服役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成型、性能测试与分析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选材与设计、成型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金属材料设计、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参数与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解决方案,并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解决方案: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优化材料成分、材料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防腐工艺等,满足特定的产品需求,并能够在方案设计及优化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 研究: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原理和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知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信息技术工具、测试分析仪器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预测、模拟与试验,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金属材料相关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金属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金属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0. 沟通:能够就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金属材料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能力(专业基本情况、在校生规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等)

1专业基本情况及在校生规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设置于2006年,20069月开始招生第一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截止20189月份共招收13届本科生,已毕业9届,毕业学生数571人。2011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在材料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6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本专业面向全国各省市区一本招生,生源65%左右来自山东省内17地市,35%左右来自省外,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重庆、河北、宁夏、新疆等省份,每年招生60人左右,目前在校生人数共240人。本专业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学位授予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拥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课程体系

2014级本科生使用的是2010版培养方案,2015级、2016级本科生使用的是2014版培养方案,2017级及2018级学生使用的是2017版培养方案。在这三版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均涵盖了公共基础课(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c语言等)、学科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原理、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制图等)、专业基础课(如金属工艺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导论等)、专业课(如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学、材料热处理及设备等)、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识选修课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2014版培养方案相比,在2017版培养方案中对某些课程进行了增减,主要的变化如下:(1)增加了管理类方面的课程《工程伦理》及《生产管理》,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规范及项目管理方面的基础;(2)部分选修课如《新型陶瓷材料》、《功能材料》、《能源材料》等进行了删减;(3)增加了《材料工程基础》、《合金熔炼原理与工艺》两门课程;(4)部分课程名称及学时进行了调整。经过上述调整后,新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专业认证对课程体系的要求。新版培养方案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16.47%,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及专业类课程占39.12%,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22.06%,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22.35%,对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3、创新创业教育

青岛科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作为讲座与辅导课程列入所有专业培养方案,依托学科和科技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出台《关于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拨付专项经费,设立企业创客基金,从政策、经费、场地、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学科创业。本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举办的新材料大赛;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积极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学生通过参加上述各类创新活动,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

另外,还给学生开设了《创新方法与创新设计》课程,在该课程中重点给学生讲解了triz创新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让学生掌握了创新的方法,为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三、培养条件(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基地、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

1、教学经费投入

青岛科技大学有健全的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保证教学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学校稳定的教学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材料学院广开渠道筹集经费,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目前金属材料专业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包括教学日常运行费用、教学改革费用、课程建设费用、校内外实践实习费用、学生活动费用等)达到2000余元,已超过《材料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1000元的标准,且随着学院的发展,教学经费的投入将稳步增长,以满足学院专业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201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教学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优先预算、优先安排支出的原则,严格按照《青岛科技大学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2教学设备

目前,材料学院的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20台,20万元以上52台,包括带能谱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日本电子公司)、x-射线能谱仪(inca energy,英国牛津仪器公司)、综合热分析仪(sta449c/3/f型,德国耐茨公司)、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stm/afm,瑞士nanosurf公司)、x-射线粉末衍射仪(d/max-2500/pc,日本理学)、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ary500,美国瓦里安公司)等。2016年新购置透射电子显微镜一台(jeol jem-2100plus)价值390余万元。2018年新购置大型设备如万能拉伸试验机、金相互动系统、金相制样设备、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价值300余万元;新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虚拟仿真软件购买,价值50余万元。20139月至201810月间购置的用于本科教学的主要的仪器设备名称及购置年份如表1所示。

1 材料学院主要仪器设备统计表

仪器名称

购置日期(年)

单价(元)

节能箱式电炉

2013

9400

电化学工作站

2013

48950

电流变仪

2013

768121.9

荧光分光光度计

2014

149960

箱式电炉

2014

19500

行星球磨机

2014

7400

原子吸收光谱仪

2014

258762.5

高温箱式炉

2014

7000

不锈钢粉碎机

2015

5650

智能干燥箱

2015

12000

加热磁力搅拌器

2015

1690

管式炉

2015

8500

电化学工作站

2015

49500

双棍开炼机

2015

33000

倒置金相显微镜

2015

40000

透射电子显微镜

2016

390

万能拉伸试验机

2018

25

硬度计(维氏、洛氏、布氏)

2018

41.66

摩擦磨损试验机

2018

18

金相互动系统及金相制样

2018

74.25

电化学工作站

2018

7

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虚拟仿真软件

2018

50

上述仪器及材料学院各实验室全部对本科生开放,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实现了院内资源共享。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之余,各实验室每年都开放配合学院组织开展了诸如新材料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开展了毕业设计、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整个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3、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一支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9人。

从师资队伍结构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目前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教研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目前金属材料教研室老师有1名教师正在企业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名教师在其他高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本专业聘请了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以及青岛海洋所等十几位企业或研究所专家担任本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院还经常性组织开展有益教师身心的团体性活动,使教师能够有机会释放工作压力,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培训活动和日常咨询服务,使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学院、教研室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师德培训、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学院建立了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改变了以学术发展为主导的评价和以数量(工作量)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既有科研业绩评价,又有教学业绩评价,既反映了教师的工作量,更突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投入与育人效果。

4、实习基地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本专业已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见表6),能够很好地满足本科生实习需要。其中,2016年新增1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青岛德铸特钢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模具制作、砂型铸造、热处理、粗精加工为一体的完整铸钢零部件的生产链条,国际水平的实验、检测中心,是较好的实习基地;2017年新增1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烟台宏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服务于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售后国际汽配连锁机构,公司拥有先进的多条进口全自动铸造造型线及数控加工中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先进的铸造设备及工艺,以及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与应用。2018年新增1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世界轮胎模具制造基地,公司掌握着成熟的轮胎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雕刻工艺和精密铸造工艺,豪迈也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高端机械零部件制造商,能够提供设计、铸造、焊接、机械加工和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压力容器、油气装备、压缩机部件、燃气轮机部件、高效节能换热器、航空模具、轨道交通、风电构件和工程机械工装等。

6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

建成时间

校内、校外

1

电工电子实习基地

校内

2

金工实习基地

校内

3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2006

校外

4

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

2008

校外

5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08

校外

6

青岛吉明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08

校外

7

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2009

校外

8

青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09

校外

9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2010

校外

10

东营栋明铝业有限公司

2013

校外

11

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015

校外

12

青岛德铸特钢有限公司

2016

校外

13

烟台宏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7

校外

14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校外

5、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在青岛科技大学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注重以教学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与推广,实现了教务管理、数字图书信息、网络教学等功能,全面有效地支持教学环节中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学校、学院网运行良好,为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程建设是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材料学院积极进行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共建成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群1个(含5门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群1个,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优秀课程1门。此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还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有三门课程(金属工艺学、复合材料、生物材料)获得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优秀奖。

学校大力支持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学生上课教室功能齐全,种类多样,满足不同类型课程需要。各类教室全部面向学生开放,支持讲座、培训和第二课堂活动,各类课堂教学设施利用率高。现有各类教室共有483个,座位数55828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96个,座位数28627个。学校图书馆配备了各种高水平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以及各种专业图书资料,师生能够方便地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也能满足学生科技创新需求,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总数1418276册,纸质期刊数量1886个,纸质期刊种类1733个,数据库数量39个,电子图书总数1570869种,电子期刊种类数29747种,期刊接受捐赠图书5201册。2016年新增纸质图书82966册,新增电子图书726213,新增数据库2个。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中能够方便检索到与材料类相关的各种中外文学术期刊,中文常用的数据库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等,外文常用的数据库有science direct, wiley, rsc, springer link, science, nature, asc等。这些数据库为教师进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等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办学、 教学管理等)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指把生产、教育和科研三者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以全面培养高校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创新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材料学院高度重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与本科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及企业的一些实际生产的现状。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源于研而胜于研”这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创业训练平台,让平台催生成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法宝。如金属材料教研室的李成栋老师将自己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减少铸件表面氧化皮等缺陷的工艺研究)转化成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项目;刘欣老师将自己与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的横向项目的内容不仅用于本科的课堂教学,还为本科生开设了相关的实验教学项目;曲晓飞老师把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成功的融入本科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创新意识。

本专业与烟台宏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德铸特钢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正在尝试构建“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指导与学生培养过程管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课堂与社会紧密联系,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2016年本专业还聘请青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庆贤作为本专业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义务,提升人才培养适用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材料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国家(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山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山东省)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以及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大赛等国家省校三级体系为主要抓手的课外科技竞赛体系,学院本科生获奖率位居全校第一、第二、第三名。另外,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基金项目和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大学生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等活动,2014年青岛正望钢水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在学院设立了学校首个学院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有很多同学从大一就开始进入老师的实验室开展创新活动了,但以大二、大三的为主,相当一部同学还会延伸至大四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内容。

本专业自开设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随着学校不断的发展,本专业也加大了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建立并完善了管理体系,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与方法,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重新修订了教学管理文件、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为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管理的监控措施。严格执行院领导定期查课制度、教学督导员与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听课、同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按时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组织学生网上评教,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高年轻教师授课水平。制定调查问卷定期进行毕业生社会需求调研和质量调查跟踪,结果显示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总体反映质量好,受到社会欢迎。院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利用率高,教学效果良好。

五、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等)

2018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49%,毕业生57人中有2人未就业,27人考取研究生,1人出国深造;在就业的27人中,就业专业对口率为66.7%。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海南立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科斯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017届毕业生截至年底的就业单位的分布如下:青岛兴世达金属有限公司、烟台和宇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青岛锦泰正达纺织印染设备配件有限公司、青岛越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岛迪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和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青岛金海文像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盛丰嘉贸易有限公司、武汉恒源置业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学生就业单位基本稳定。

材料学院通过每年1112月份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回访,近95%的用人单位对材料学院毕业生给予高度肯定,反应材料学院毕业生身上普遍存在专业扎实、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求真务实、善于创新、团结合作、忠诚企业”的良好品质。近5%的企业表示希望材料学院毕业生能够保持稳定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学生对学院给他们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成长服务和就业指导表示高度认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他们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具体用人单位评价:金属07级邢雪同学毕业后(2011年)一直在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目前担任该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一职。公司对该同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该同学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体现出比较扎实的金属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初期,任劳任怨,遵守公司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毫无怨言,展现出学校扎实的德育教育。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适应能力较强。同时,该学生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8级省内外本科生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为11.67%,调剂率为62.50%,报到率为98.44%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创业情况、釆取的措施、典型案例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8届毕业生中有一半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余就业的同学都分散在各个公司的技术岗位,个别毕业生有创业的想法和打算,但都在起步阶段,时机还不够成熟,假以时日,这些学生会慢慢在自己的岗位积累足够的经验,尝试创业。

青岛科技大学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创业工作模式,即“以科大模式为依托,培育校园创业文化;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以基地平台为支撑,推进学生创业孵化;以政策服务为保障,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形成了“科技创新,学科创业”的学校创业工作特色。学校充分挖潜校企合作优势,在橡胶谷设立“胶子驿站创客空间”,在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实践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实践创业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经营常识、把握经营方向、提高商业能力。学院积极邀请成功创业典型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金点子”辅助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了创业能力。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能源、信息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而其中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材料领域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材料领域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材料领域技能以上人才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7%,人才资源总量与领域发展地位不符。材料领域研发机构科技人员比例(65.9%)、科学家和工程师比例(46.4%),明显低于全国工业领域总体水平(81.0%56.6%)和制造业水平(71.1%50.9%),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材料领域需要大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金属材料是当前各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材料之一,特别是在机械制造、钢铁、汽车、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石油化工等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几年,不仅传统金属材料得到迅速发展,新的高性能的金属材料也层出不穷,并且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如轻质高强的有色金属是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迫切之需求;高强度且具有高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是海工装备与石油化工领域之急需。热处理是装备制造业中对产品质量具有关键作用的重要基础工艺之一,也是提升机械制造整体水平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在热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某些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在热处理生产工艺水平和热处理设备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铸造是获得机械产品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机械工业重要的基础工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铸件生产国家,我国铸造产品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左右,但我国铸造行业仍然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很多关键铸件仍需大量进口。因此,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金属材料工程发展,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过程中,对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新一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只有正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才能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应该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从培养材料行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把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培养工程能力与培养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学识为辅助的全面的教学体系。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1、存在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高水平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本专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尤其是“大师型”“双师型”高水平师资明显不足。现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其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略显不足,导致基本教学素养和教学团队的专业化,规范化不够。

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需进一步调整;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比例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建设;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往往注重形式,内涵建设明显不足。

在课堂教学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教学内容缺乏精心设计,启发性、互动性和吸引力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多媒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课件制作简单粗糙,达不到应用效果,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个别教师缺乏育人意识和课堂管理能力,对学生的听课状态不闻不问,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缺少干预,课堂秩序差。

2、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专业将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工作,以提升教师的工程背景,更加有利于相关教学任务的开展。如2015年本专业从企业引进一位双师型教师,承担了《铸造工艺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促进其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国内外教学培训、到企业锻炼、教学研究与改革理想,多措施并举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调整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精简必修课程门数,在确保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合理设置专业方向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必修课要求提高课程学术水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选修课程着眼学科前沿,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开发或引进课程平台,建立更多精品课程,并进一步确保精品课程内容的“精品”性。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破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增强课堂的启发性、探究性和吸引力,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和交互性。通过网络及多媒体制作培训、专项检查、观摩示范等措施,提高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纠正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读课”现象。倡导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写作学习的需要。

网站地图